Industry leader

維生素與疾病
歡迎關注華泰微信公眾號
信息來源:本站 日期:2015-05-25
一、維生素的重要性
一般稱為維生素或維他命,乃泛指許多種復雜的有機物質,它們是生物體絕對必需的物質,參與許多生化代謝反應,以維持整個生命體的成長與繁衍。無論魚蝦或其他動物,本身皆無法合成維生素,必需由食物中攝取。在自然界,魚類可由天然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但在大規模密集養殖中天然餌料的供應不足,無法由天然餌料取得足夠的維生素以維持魚類正常的發育,故于制造飼料時需添加各種維生素,防止飼料中維生素不足而影響魚蝦的健康與發育。
維生素除了是生長發育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外,其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與組織復原力,此與提高動物體對緊迫的抵抗力與細胞的分化有關。一般于易發生緊迫的季節或環境,如春秋季節交換氣候不穩定時,或于放養、搬池環境變異時,若能于飼料中再添加額外的維生素,如安多等,可提高魚、蝦對疾病的抵抗力,防止因緊迫引起疾病的發生;再者若于疾病發生時,除了治療劑的使用外,加強維生素的補充,無論于病中或病后的復原皆有很大的幫助。
二、水產動物維生素的需求量
維生素的需求量因魚蝦種類、體型大小、生長率、年齡與性成熟度而不同,同時也受到環境因素與營養狀況的影響;一般而言,體型小、年幼者、或于繁殖期間,其生理代謝較快,所需要維生素也較多。其他于疾病時或病后恢復期,維生素的需求量也較健康時要來得多。
飼料添加時,因不同種類、不同大小其所添加的維生素亦略有不同,一般飼料中所含維生素的量要較需求量為高,因要考慮于飼料制造過程中或貯存時會有部份的維生素被破壞,尤其是維生素C的氧化,常受到熱、濕度、酸堿度、礦物質或油脂的酸敗而影響,造成維生素C的缺乏。再者于水產飼料,尤其是蝦飼料,其喂飼時是散布于水里,水溶性維生素常溶出,所以于制造時,亦要考慮水中維生素的溶出量。
三、維生素缺乏癥的預防
1、 添加量要大于正常需求量。
2、飼料原料的選擇
飼料原料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維生素的穩定性,維生素易受到濕度、酸堿度、礦物質及油脂氧化等的影響,再者有些飼料原料中含有一些天然的抗維生素物質,使用時應特別注意,以免影響到某些維生素的功能。如下雜魚中常含有抗維生素B1的Thiaminase,若直接使用下雜魚喂飼時,常會造成維生素B1的缺乏癥。
3、飼料加工方法
擠壓、加熱、制粒等加工方法皆會破壞某些維生素,故于加工過程中應避免時間太長,或溫度太高。再者,于制造過程中,維生素添加的時機亦要考慮減少維生素在加工過程中被破壞,必要時可于加工完成后再以噴霧的方法補充部分維生素。
4、飼料的貯存
濕度、溫度、及氧化作用皆會直接影響到飼料中維生素的力價,故飼料應貯存在陰涼干燥處,且愈早使用愈好,避免一次購入太多的飼料,以免貯存期過長。
5.喂飼方法
水產動物喂飼時需將飼料灑布于水中,故水溶性維生素常會溶出;為減少水中溶出量,除了改良飼料制造的技術外,喂飼時可用少量多餐的方法,使飼料于投餌后短時間內即被食用完,減少飼料在水中浸泡的時間。
6.額外的補充
飼料成品一般已含有充足的維生素,但有時因環境、氣候的影響需求量較高,或為增加魚蝦的抵抗力,可再額外添加一些維生物制劑,如安多、救激寶等。
四、維生素與疾病
維生素除了是生長發育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外,其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及組織復原力,此可能與提高動物體對緊迫的抵抗力與細胞的分化有關。對疾病的抵抗力,包括有抵抗病原體的入侵與維持最佳作用的免疫能力,此二者都會受到緊迫所影響而降低功能;于魚蝦等水產動物所受到的緊迫包括有:水溫、PH值、鹽度、溶氧、氨及亞硝酸等,這些緊迫常會使內分泌及免疫機構發生改變,致使水中的一些常在病原菌如:Aeromonas或Edwardsiella等容易侵入魚體而造成病害。
維生素既然在對抗疾病上有相當大的功效,我們可利用這些功能,于養殖時加強維生素的補充量,如于飼料中再添加安多等綜合維生素,或者用復合維生素制劑救激寶外潑補充維生素以減少放養時的死亡率,提高收成。其使用時機大略可歸納如下:
(1)高密度養殖時;
(2)魚苗、蝦苗放養時;
(3)篩選移池時;
(4)水溫氣候變化時;
(5)疾病流行時;
(6)病后恢復期。
若能適時強化維生素的補充量,再加上細心的飼養管理,??墒辜膊〉陌l生減少到最低的程度,除了提高收成量外,于藥品的費用與管理成本上皆可節省不少。